標題:
|
碳交易 台商新路徑
|
單位:
|
中國時報
|
建立日期:
|
2012/08/19
|
內容:
|
2012-08-19 01:01
中國時報
何金山 《京都議定書》自二○○五年開啟全球碳市以來,氣候經濟學儼然成為時髦顯學,台灣雖也跟著高喊節能減碳多年,卻是說得多做得少,關鍵原因在於台商企業一直都是全球碳市的孤兒,兩岸的政策法規都讓台商不得其門而入。這種困境,終於因為大陸日前頒布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首度開放外資企業可參與中國碳市,為台商碳交易創造了新路徑。 中國大陸更同步宣告,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七省市率先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為今後建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進行探索。其中上海市的動作最快,隨即頒布《關於本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透露,首批試點企業數量在二百家左右,寶鋼、上海石化等排放大戶均在名單之列,其政策的大刀闊斧讓人刮目相看。 全球碳市目前有兩套體系,主流體系是《京都議定書》的一六一個簽約國,中國在其中被列為「發展中國家」,屬於「非強制但被鼓勵減排」的國家,因此減排額是碳資產,可賣給已開發國家做為鼓勵;非主流體系則以美國為首,其芝加哥交易所標榜的是所謂「自願減排交易」機制,由於此機制的推動,主要是美國做為世界第一排放大國卻拒絕簽屬《京都議定書》,必須擺個樣子自我妝點門面,因而形同虛設。 相對於美國,中國大陸把《京都議定書》視為「京都機遇」,政企兩手配套大發氣候財。其主管機關發改委,首先制定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規定中資控股企業才能享有出售碳資產的待遇,其後香港政府也向北京爭取而使港資企業得以加入。全球碳市運行至今,在聯合國註冊成功的減排項目中,中國以二千多個項目約占五成比例,就減排額而言,中國更占了近六成比例。 中國顯然主導了全球碳市的賣方市場,但是做為世界第二排放大國,中國享受「京都機遇」的同時卻也不斷引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壓力,開展「自願減排交易」機制就是中國企圖化解國際壓力的新措施。 台灣面對全球碳市,角色一直非常尷尬。由於兩岸的特殊政治關係,台灣無法直接簽屬《京都議定書》,但在《京都議定書》的框架中,台灣也不願經由北京向聯合國註冊減排項目,以致台灣只能在民生減排方面由官員出面脫脫西裝做做秀,真正有效的企業減排方面,始終在全球碳市門外不得其門而入。在大陸的台商企業也是爹不疼娘不愛,面對全球陸續啟動的碳關稅壁壘,中資、港資企業可以減排出售碳資產,並藉此完成環保轉型產業生級,台商企業卻得自增成本克服障礙,這種不公平競爭的苦衷,兩岸政府可曾體會? 所幸,中國大陸即將啟動的碳市,終於為台商企業創造碳交易新路徑,以目前訊息判斷,中資企業的排放大戶應該會被要求完成一個較高的減排指標,未能完成指標時可透過交易所購買額度因應,台商企業「可能」會被要求較低指標甚至沒有指標,如此一來,台商企業完成的減排額,即可做為碳資產賣給中資企業。果真如此的話,兩岸便有可能創造一種新的碳市模式,即中資企業參與京都機制,將碳資產賣向國際;台商企業則參與中國的自願減排機制,將碳資產賣給中資企業,甚至進一步連台灣企業參與進來的可能性,都可透過兩岸協商而完成。 這個台商碳交易的新路徑,能否成為台商企業或台灣企業的新契機?其中我們的政府角色極為關鍵,可惜目前的兩岸兩會協商中,卻從未見過相關議題。馬總統執政以來,將節能減碳喊得全民朗朗上口,相關的政府部門卻未見有效作為,一部《溫事氣體減量法》草案已躺在立院多年,官員們卻彷彿事不關己。現在終於有了新契機,政府能不能開始為企業做點實事呢?(作者為財團法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祕書長)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0819000680&cid=12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