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觀念平台-國際金融中心排名態勢
|
單位:
|
工商時報
|
建立日期:
|
2012/09/07
|
內容:
|
工商時報
楊雅惠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在全球各大洲,有若干重要國際金融中心,分布於不同時區,提供全球資金可以1天24小時不停歇地在各金融中心間流竄。對於各重要城市的金融中心排名,國際上有若干機構在進行檢視,其使用之指標有所差別,採用之樣本與計分方法有別。觀察各種金融指標,透露出國際上重要金融中心之若干特色。 紐約位居國際金融中心地之首,始終屹立不搖。在新華-道瓊國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Xinhua-Dow Jone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Development Index,簡稱IFCD)所公布之排名中,紐約始終列名第一,並未因2008年金融海嘯而在排名上而有落後,也沒有因2011年8月美債被信評降等而掉落排名。 倫敦可謂是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金融中心,其大不列顛的日不落國盛況,國力無遠弗屆,國際經貿甚為活絡。倫敦成為金融中心,乃是在經貿活動的牽拉之下,自然而然形成。 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簡稱GFCI)從2007年第一版開始,便將倫敦列在金融中心第一名。在IFCD的金融中心排名上,倫敦也高居第二名。換言之,紐約與倫敦一直在冠亞軍之間爭取霸主,他國難與匹敵。 香港之崛起,則是中國因素使然。在中國尚未對外開放之前,端賴香港作為對外窗口,且香港承襲了英國之國際化金融模式,在保守的亞洲世界中,迅速地竄紅。而在中國大陸對外開放之後,中國不少國營事業之釋股上市,乃是透過香港股市運作,助漲了香港的金融市場之規模。在GFCI的排名上,香港贏過東京,高居第三,僅次於倫敦與紐約。 與香港常相齊名的新加坡,在其政府強力支持下,在東南亞各國間,提供多元金融服務,使金融中心快速成形,發展得有聲有色。在2012年IFCD排名第五,而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所出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之最新版2011-2012年度中的金融市場發展排名中則獲第一名評價。 杜拜,這個中東的金融亮點,在政府規劃推動之中,迅速而強力地打造高調豪氣的形象,吸引全球各地富豪奔此,注入不少資金,甚至逐步涉足美國與歐洲的證交所。然而,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杜拜的腳步有些保守了,不再如同已往般全力衝刺。在IFCD排名18,在GFCI排名29。 上海,並不像杜拜地保守,它勇往直前地爭取世界舞台。目前排名尚未能超越香港、新加坡,但其距離已逐漸接近了。GFCI排名第8,IFCD排名第6。至於全球競爭力排名之金融發展項目,乃是評核中國全面性金融發展程度,則未能居前,中國排在48名。 台北在IFCD的排名由2011年第40名進步至2012年36名;而台灣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金融市場發展部分的排名,由2010-2011年度排名35進步至2011-2012年度排名24。此外,台北在GFCI 的排名,由2011年23名改為2012年(3月份資料) 27名; 然而追溯以前資料,2007年GFCI排名中甚至沒有台北入列。 由此可見,台灣金融市場近幾年來在國際上愈來愈受重視,於金融發展的評比上,排名波動,強敵環伺,競爭激烈。未來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態勢呢?短期之內,紐約與倫敦高居鰲頭,香港與新加坡緊追在後的情形,應該不會有大幅更動。至於其他國家城市的相對排名,則有波動情勢,互見長短。 若將時間拉長,是否排名差距會穩定拉開,則有待觀察。每經歷1場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活動便大洗牌。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變化,須年年繼續追蹤不同評比指標綜看態勢。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0907000054&cid=12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