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標題: 景氣退潮日 投資科技時
單位: 時報資訊
建立日期: 2012/10/29
內容:  二○○八年爆發國際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全球經濟危機,迅速蔓延,重創各國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在全球經濟大衰退的環境下,對於仰賴國際貿易、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體,經濟發展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台灣陷入高失業率、低民間消費成長、民間投資動能疲弱、進出口成長趨緩等困境,甚至在二○一二年第二季GDP呈現負成長(-○‧一八%)。

 景氣不振的大環境下,由於稅收減少,財政赤字的惡化成為各國政府普遍面臨的難題,而撙節措施似乎是解決此問題的一項手段。目前政府對於軍公教退休年終慰問金等的調整,即為撙節措施的具體呈現。然而對於社會福利支出中不合時宜部分的調整,僅屬財政政策中消極面的因應措施。且一味地撙節,削減各項政府支出,常反而會造成經濟整體需求下降與景氣進一步下滑,而此所導致的稅收進一步減少,往往使得政府財政赤字不僅未能改善,反而更形惡化。

 這也是為何歐美各國政府最近紛紛修正原先撙節措施的藥方,改以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期帶動整體經濟的快速復甦。

 因此,在國內景氣不振的大環境下,如何更積極的利用財政政策,化危機為轉機,一方面帶動景氣復甦,同時實現台灣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實乃政府當前施政之重要課題。在財政支出的項目中,與國家競爭力以及長期經濟成長最相關者,當屬與知識技術與人力資本累積相關的科技與教育支出,以及與實體資本累積相關的公共建設支出。而前者在現今強調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尤屬重要。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透過知識創造與科技創新所建立的科技競爭力,是促進經濟轉型並強化國際競爭優勢的原動力,而政府對於科技研發預算投入的重視,則是促進科技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鍵。因此最近我們觀察到一些國家,趁全球經濟態勢嚴峻的時期,逆勢而為,大力投資科技與教育,以期在下一波的景氣反彈中,脫穎而出。

 以韓國為例,其政府對於科技研發預算的投入,並未受到金融海嘯衝擊之影響,反而加速提高科技研發預算占GDP的比率。韓國國家科技發展規畫,每五年制定綜合性的科技基本計畫,二○○三年即以科技創新為國家發展方向,二○○八年更以「建設韓國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富裕國的國家─GDP達三萬美元」為願景,並期望躋身全球前五大科技強國。在相關策略中更明訂到二○一二年韓國的研發投入將達到GDP的五%,為此,韓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規畫的明年度研究發展計畫總預算,約為十一兆億韓元(約三千億新台幣),占國家整體預算約四.九%,同時規畫集中培育主力基礎產業技術、創新及基礎服務等七大技術領域以及五十項重點技術,此皆顯示韓國在科技技術領域的策略規畫及投入研發資源之積極性與企圖心。

 知識創造與科技創新是現代經濟成長與生活福祉提升的原動力。台灣投入科技研發經費雖逐年成長,但仍未達GDP的三%(二○一一年為GDP的二.九%),與日韓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當前景氣不振的情勢下,政府更應積極投入科技與教育資源,強化人才,提升創新與研發,蓄積能量,以期待下一波經濟轉型成功,達到發展具高附加價值之知識產業的目標。

 (作者為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科技管理學院院長)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1029000363&cid=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