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工作機會少,勞動力被浪費
|
單位:
|
時報資訊
|
建立日期:
|
2012/11/19
|
內容:
|
2012-11-19 07:57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 勞保、公保都有意將請領退休保險金年齡向後延,以解決財務壓力。問題是,即使國人退休時間延後,但政府並未重視高齡生產力,一般企業更對高齡者有刻板印象、敬而遠之,形成勞動力浪費,也使高齡者生活壓力大增。 人力銀行業者建議,除政府應設計適合高齡生產力工作外,民眾應及早挖掘第二專長或興趣,提前替「職涯第二春」鋪路,退休後才能無縫銜軌。
面對人口老化,許多國家都採調整退休制度以為因應,減輕因平均餘命延長、年輕勞動力減少,延緩經濟成長壓力。
但根據勞委會2010年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為(男12%、女4.4%)比韓國(男41.5%、女22.2%)、日本、美國仍落後一大截。
分析台灣高齡人口勞動參率低,企業聘僱高齡勞工意願低是原因之一。1111人力銀行調查,65.51%的企業主反對,將退休年齡從60歲延後到65歲,就能提高中高齡就業率的說法。有32.48%企業表示,當退休年齡延長到65歲,反而會考慮減少聘任中高齡員工,以免延緩公司新陳代謝速度,影響勞力工作者工作安全,出現技術斷層。
不難看出,政府若僅延後國人強制退休年齡,無適度引導,高齡生產力仍無法被善用。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指出,據統計,企業主聘僱新進員工年齡上限平均是45歲,雖部分企業也會聘請年長高階主管,但需求有限,60歲以後民眾要找新工作,難度高,多數從事較低階的勞動工作,例如清掃或大廈管理員等,以往職場累積工作經驗,對退休後新工作未必有幫助。
但張旭嵐坦言,少子化、高齡化,再加上子女奉養能力有限必須自立更生,同時追求成就感,越來越多高齡民眾希望退休後另外找工作。面對高齡者找工作的現實困難,他建議應及早規劃,別等退休前夕才思考新工作,而要提前想想專業何在,對退休後再就職是否有助,甚至培養有興趣的第二專長,以利退休後職場銜接。
即使真的找不出特長或興趣,張旭嵐建議,不妨觀察社會脈動。例如最近引發熱烈迴響的「爺奶保母」,就頗適合高齡者從事,分析原因,除工作性質適合高齡者外,政府以津貼為職訓誘因,也是原因。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1119001523&cid=12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