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中東大聯盟瓦解
|
單位:
|
中國時報
|
建立日期:
|
2016/01/05
|
內容:
|
2016-01-05 01:13 中國時報 林泰和 沙烏地阿拉伯於2016年初處決47名「恐怖分子」,其中43位遜尼派,4位什葉派,包含什葉派教長艾尼姆與蓋達理論家舒瓦力等。處決消息傳出後,伊朗群眾縱火攻擊沙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強調,艾尼姆是「殉難者」,並宣稱沙國政客會面臨「神的復仇」。隨後沙國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伊朗視同此一處決行動為沙烏地向伊朗宣戰。此一事件的原因與後續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
在國際因素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對於伊朗的崛起,漸漸感到憂慮。在葉門與敘利亞的戰役中,什葉派政權或勢力沒有因戰爭被徹底剿滅。伊朗因為與西方在近來的核武談判有初步成果,逐漸重返國際社會。再加上美國對伊朗崛起的漠視,伊拉克什葉派政府大量輸出石油,使油價近期下跌,沙國福利國家的政策漸漸無法維持。
這些因素加總起來,導致沙烏地國內對於什葉派潛在威脅會有過度反應,這顯示在此次的處決中。2015年12月沙烏地已經「間接」向伊朗宣戰,因為沙國國防部長沙爾曼當時宣布,組建的34個伊斯蘭國家反恐聯盟,不含什葉派國家伊朗和以什葉派為多數的伊拉克。如此一來,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民兵進入敘利亞支持什葉派阿薩德政權之際,沙烏地率領遜尼派國家聯盟在該地區構成強大制衡,與其說是「反恐聯盟」,倒不如說是反什葉派聯盟的大集結。
沙國對什葉派分子處決中,共有43位是因為在2003~2006年間參與蓋達組織在沙國內進行攻擊,其中41位是沙烏地公民。其他4位除艾尼姆之外,3位是參與抗議的年輕人,被沙國宗教法庭以「土匪」定罪,依照伊斯蘭律法,應判死刑,而什葉派在沙國也僅占15%的人口,艾尼姆本身雖是什葉派領袖,但是從未鼓吹「武裝起義」,不過對沙國王室仍如芒刺在背。
2014年共有90人在沙國被處極刑;2015年共有157人,2016年初已經有47人。此種大規模處死的行動,沙國王室欲傳達的訊號非常清楚,「不論是和平抗議或是聖戰攻擊,沙烏地王室的統治不容任何質疑;對恐怖分子或罪犯,絕不手軟。」因此除教派之爭的國際與區域因素外,此次的處決,沙烏地王室最主要的考量,是其國內安全與統治正當性受到威脅,而非教派之爭。
在伊朗保守的宗教強硬派,原本懼怕西方因取消對伊朗經濟制裁後,國家會朝開放路線前進,更容易受到西方影響,因而刺激伊朗的青年世代求新求變的渴望。在此背景之下,沙烏地的處決行動,在原本已經充滿伊斯蘭遜尼與什葉派宗教信仰衝突的中東,無疑是火上澆油的舉動,成為伊朗宗教保守派操作的槓桿。
除伊朗之外,在伊拉克、巴林等什葉派多數的國家,已經引起當地許多民眾的憤怒。聯合國去年12月通過《敘利亞和平近程決議》後,原本有希望出現的中東大聯盟,可能因此頓時土崩瓦解,伊斯蘭兩大教派的衝突將越來越激烈,後續的效果可能使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各自強化支持在敘利亞與葉門的代理戰爭。
(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