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 台灣產業轉型推手
|
單位:
|
工商時報
|
建立日期:
|
2016/05/08
|
內容:
|
2016年05月08日 04:10 袁顥庭 「學得多、懂得多、做得多、說得少」是老長官劉兆玄給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下的評語,就是這樣講究執行力的個性,讓蔡清彥在歷任氣象局長、民航局長、政務委員、工研院董事長都做得有聲有色,不僅讓工研院的努力被外界看見,也為台灣產業轉型埋下萌芽的種子。
即將離開服務6年的崗位,蔡清彥選擇在此時出書,為自己留學返台後40多年來精采的職場生涯做檢視。
蔡清彥透露,書名「走過關鍵時代」,是自己取的書名,所謂關鍵時代其實就是要轉型的時代。過去職場生涯當中重大的異動,也正好是台灣幾次轉型的關鍵時間點。
1974年蔡清彥回到台灣,在創系才3年的台大大氣科學系任教。當時大氣系裡面大多是年長的教授,蔡清彥開設了全新的課程數值天氣預報,教學生如何用方程式表達天氣運作,並且作天氣預測。在大氣系歷任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蔡清彥還一手催生了大氣研究所,而他認真的性格為自己開啟了仕途。
1989年蔡清彥進入中央氣象局服務,也引進了一番新氣象。傳統的預報靠的是經驗,依賴大量人力投入觀測和繪圖、資料整合,但是預測有效時間短、準確度有限、效率也低。當時氣象局要導入數值天氣預報,不僅作業方式要重新設計,人員要再訓練、人力配置也要重新布局。蔡清彥又挑起重擔,擔任氣象局長,大膽引進新血,建立制度與技術,從傳統氣象改造成現代化氣象預報系統。很多年輕人在這時候冒出頭,經過20年的歷練,現在都是氣象局團隊的骨幹。
華航名古屋空難之後,民航局也被迫要改革,當時的交通部長劉兆玄要找非軍人背景、也不會開飛機的民航局長,因此執行力高、曾經成功改造過同樣具有空軍背景的氣象局,讓蔡清彥成為劉兆玄口袋名單上唯一的名字。
「在陌生的環境裡,就是學習最快的時候。」蔡清彥有緊急救火的責任,等不及自己培訓人才,必須立刻對外取經來用。他親自前往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考察,學習美國飛航安全制度的操作與管理,FAA也協助台灣建立飛安查核制度,每次FAA官員來台上課,蔡清彥都親自參與。
除了引進新制度、大膽換新血之外,他強調,亂世用重典,不照規矩就重罰,蔡清彥還曾經親自前往機場機邊抽檢,如果沒有照本執行就開罰,自此台灣的飛安紀錄也開始明顯改善。
蔡清彥歷任國科會副主委、政務委員,2010年起擔任工研院董事長。進入工研院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矽谷學習。他表示,矽谷的創業模式,投資或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都會回頭投資或是成為業師,這樣的文化相當值得台灣借鏡。工研院成立「商業化諮詢委員會(CAC)」,請來矽谷創投專家擔任顧問,建立完整的創業輔導機制,讓工研院重塑創業文化。
蔡清彥認為,台灣產業界苦思如何轉型,其實要轉型就要看這些新創公司。工研院自1980至2010年,共衍生67家新創事業,平均每年2家。從2011年起鼓勵創新創業,到2015年底已成立44家新創公司,平均每年將近10家,可以看到顯著的成長。
蔡清彥即將卸任,他透露,過去40多年的職場生涯一路都在賽跑,現在透過寫書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也想想過去忽略了什麼,讓自己做個總檢討。
書剛印出來後,蔡清彥念起書中講述小時候母親如何辛苦教養兄弟的故事,今年高齡94歲、已經中度失智的母親竟然想了起來,握著他的手說:「你是我兒子蔡清彥。」母子並一起談論起當年幫助過他們的恩人,也讓個性低調務實的蔡清彥,當場老淚縱橫,也感謝母親為下一代的無悔付出,讓他有能力可以回饋國家與社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08000091-260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