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科技業不再獨大 企業併購 傳產躍主流
|
單位:
|
工商時報
|
建立日期:
|
2016/12/18
|
內容:
|
2016年12月18日 04:10 王姿琳、劉靜瑀/台北報導
企業併購法今年上路後,經濟部統計第一季併購金額達460.1億元,創近年新高紀錄。但業界人士觀察,國內公司併購已從過去科技業獨大,轉以生活、傳產類別為主,併購型態也走整合上下游廠商的「一條龍」模式。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公司執行總監楊小慧表示,今年來國內傳產併購案正如火如荼展開,且由於傳產公司都有獨門的know-how,所以一定是走併購方式,不會和其他公司整合,目前其手上至少就有三個案子進行中。
她以傳統養蝦業為例,業者會併購上游的種蝦、下游的生產加工到末端的銷售,完成「一條龍」經營模式,達到節省成本、提高綜效目的。至於科技業併購,現在只剩大型科技公司有併購能力,且就她的觀察,目前多半是拿公司技術去對岸技術入股,併購數量逐漸減少。
德勤財務顧問執行副總李紹平分析,台灣科技業已殺成一片紅海,多半是大集團上下游、或不同事業群整併,但受限於代工,毛利被壓得太低,難以吸引投資人青睞;不過,傳統產業以民生必需品為主,即便經濟再差民眾仍需消費,市場大小也較科技業能精確評估,確實是近期併購要角之一。
此外,修正後企業併購法今年上路後,也讓併購熱度逐漸升溫。經濟部統計至今年9月底,我國企業併購件數已達2,668件,併購金額累計新台幣1.6兆元;而去年底至今年初併購金額爆量,第一季併購金額達460.1億元更創近年新高。
經濟部官員分析,以往公司併購後,股份轉換僅能發行新股,股權容易遭稀釋,新法增加現金或其他財產支付方式,能刺激市場併購潮。舉例來說,今年許多大型併購案,包括美光併華亞科、荷商ASML併漢微科等案,不約而同選擇「現金對價」方式,顯見國內修法方向與產業界所需相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18000065-260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