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產業升級靠升值?總裁:錯錯錯
|
單位:
|
工商時報
|
建立日期:
|
2017/09/22
|
內容:
|
2017年09月22日 04:10 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沒讓新台幣升值,將不利產業升級」,這種說法最近再度被提起,但央行總裁彭淮南強調,「這是錯的」,且不論就理論或實證來看,都得不到支持。彭淮南昨天也首度在央行會後參考資料示警,強調全球ETF規模迅速成長,在投資人羊群心理下可能加深股市波動和系統性風險,監理制度有必要更密切注意ETF發展。
彭淮南表示,有些人士主張應藉由貨幣升值來促使產業升級,這是倒果為因,其實產業升級有很多不同的衡量標準,簡單來說,應該是產業升級才會帶動生產力提升,進而帶動貨幣升值,如果真要透過貨幣升值促進產業升級,結果反而會導致產業外移,造成產業空洞化與競爭力下滑的惡果。
彭淮南舉日本經驗為例指出,日本在歷經廣場協議,造成日圓從1985年以來大幅升值,使得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全面下降,企業加速對國外直接投資,傳統產業外移而引發空洞化現象;接著又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避險資金流入日圓,引發偏離經濟基本面的大幅升值,更大大打擊日本最具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其中日本汽車業在金融危機後,相對於南韓對美國的客用汽車出口額大幅下降,提供韓國汽車大幅搶食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占率的機會。
台灣現在也面臨類似日本過去的處境,彭淮南指出,基本上一國幣值如果高估,將會對企業整體獲利造成莫大的影響,最後對企業研究發展支出與產業升級,帶來極大的負面衝擊,也就是說,透過貨幣升值來帶動產業升級,結果是加重國內廠商的競爭壓力,如何能促進產業升級,不論理論或實證,在在說明這絕對是錯誤觀點。
針對ETF,央行在報告指出,美國掛牌的ETF規模遠大於歐洲、亞太,股權類ETF更居各類型ETF之冠,但以美國為例,有三大警訊,包括股權類ETF高周轉率推升其占美股總成交值比重,對股市影響力日益增加;股權類ETF成分股交易價量變動趨向一致,降低原本持有多檔股票可達到的風險分散效果;被動式投資盛行,加上投資人羊群效應,一旦標的股票出現較大跌價損失,恐加深整體股市跌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22000052-260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