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標題: 深澳只是第一炮 揭非核家園3大恐怖代價
單位: 中時電子報
建立日期: 2018/05/15
內容: 2018年05月15日 16:31 中時電子報 編輯/邱怡萱、財訊雙週刊 文/孫蓉萍

深澳電廠重啟計畫引發環保人士的強烈抗議,但是決定非核的台灣若要穩定供電,興建燃煤電廠恐怕是不得不的選擇,否則恐導致電力吃緊、空汙加劇以及電費調漲。

4月23日,經濟部長沈榮津和台電董事長楊偉甫等人一走進經濟部會議室,鎂光燈立刻閃個不停,10幾部攝影機也早已在會議室內等候,準備聽經濟部和台電說清楚講明白:究竟為什麼要蓋深澳燃煤電廠?要怎麼蓋?

擴大投資再生能源是全球大勢所趨,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資料,去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額為3335億美元,比前年增加3%,創歷史第二高,而且未來仍會居高不下。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禁不起核災的損失,也符合國際趨勢,已經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如火如荼地推動能源轉型,預定2025年能源配比達到燃氣5成、燃煤3成、再生能源2成的目標。但在此時,深澳燃煤電廠卻準備復出,也讓民眾開始意識到,要達到非核家園,大家都要付出一些代價。

代價一:電力走在鋼索上

深澳電廠有非建不可的壓力

第一個代價,就是電力供應的穩定度受到考驗。攤開10年來台灣的備用容量率走勢圖可以發現,2009年達到28.1%之後,大致呈下降走勢,2014年後即低於法定備用容量率15%,去年更跌到9.8%;去年總裝置容量是4971萬瓩,每天的平均備轉率則是7.55%,而且有104天低於6%,8月8日甚至只有1.72%,顯示電力常常處在緊張狀態。

但台灣有很多半導體產業和高科技產業,需要1個穩定的電力市場,1秒鐘都不能跳電,北部用電需求量尤其大。台電指出,近5年北部平均用電量是889億度,發電量只有755億度,相差134億度;即使扣除竹科,雙北地區近5年平均的電力缺口仍達到123億度,必須南電北送。大同智慧解決方案事業部機電系統處處長葉維豐指出,用超高壓輸電線路遠距離傳輸電力時,電力耗損大,供電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專家估算,再生能源在台灣,恐怕窮洪荒之力,發電占比最多也只能達到2成,8成必須靠火力發電。

葉維豐指出,目前台灣發展之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無法成為基載,而在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下,核能電廠又要陸續除役,依目前台灣的用電需量缺口下,我們擁有的選項有限。「如果我手上有蘋果和香蕉,或許可以選香蕉;但今天沒得選,手上只有蘋果不好吃,也得選蘋果。這是結構性問題和政策性問題。」在用電需量的缺口擴大的情況下,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為了供電穩定,必須讓深澳電廠復出。…【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財訊雙週刊》】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515002944-2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