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標題: 雲門池上秋收起舞 讓世界看到台灣地方創生典範
單位: 中時電子報
建立日期: 2018/10/27
內容: 2018年10月27日 23:28 工商 邱莉玲

邱莉玲/台東報導

台灣首創稻田區舞台演出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27)日由林懷民領軍雲門舞集的經典舞作《松煙》登台演出,吸引近2,456人進場,包括許多美歐、陸港的觀眾。林懷民表示,池上是雲門舞者公認最喜歡演出的城市,可以在175公頃黃金稻田翻飛與池上鄉親和諧之美中,御風起舞。

今日剛好是普悠瑪列車悲劇罹難者頭七,開演前,林懷民也帶領全場觀眾默哀,祝願亡者安息,傷者早日康復,並盼這次事件能促使東部朋友早日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呼籲政府徹底改造、改善台鐵。

林懷民表示,雲門的舞者走遍全世界各地,但到池上演出卻是他們最嚮往的舞台,因為這裡天美、地美、人心美。今天演出的《松煙》,典故取自古人焚松製墨,但來到了池上,所有的文字卻都變得不重要了,而是要在風裡甚至雨中,演出一齣表現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作品,也獻給常年以水墨習字為生活日常的池上農民,向書法之鄉致意。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邁入十周年,不只是藝術節,更是凝聚在地認同的地方創生典範,池上從舉辦藝術活動到成立藝術村、穀倉藝術館,進而在台灣乃至國際打出品牌。

從2009年台灣好基金會成立開始,以農村節氣規劃「池上四季」,首場秋收演出即以鋼琴家陳冠宇在金色稻浪中演奏的一張照片,獲選美國《時代雜誌》網站當周全世界最美影像;2015年再登國際主要媒體,《紐約時報》藝術版頭版以半頁篇幅刊載雲門舞集於田間預演《稻禾》的壯麗照片,雲門的演出也開啟秋收稻穗藝術節售票模式;去年起,更改由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與台灣好基金會合辦。

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指出,池上居民喜歡寫書法,在地更成立黑潮書法社,目前池上的路名招牌更是在地居民共同寫下的,雲門這次能帶行草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松煙」到池上,恰好跟這裡的生活文化呼應。

梁正賢也分享池上的改變,尤其感謝雲門到來、導入志工培訓機制,改變了池上的孩子。過去在地居民透過獎學金等方式想要鼓勵池上國中的孩子,但成效是零,直到林老師跟雲門來了,他們讓孩子參與,排椅子、指引動線、顧廁所,所有來的觀眾給他們鼓勵跟掌聲,然後他們就改變了,因為他們有舞台,找到自信,並學習規劃、負起責任,更在過程中累積成就感,都是藝術節帶給池上最大的財富。

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秋收十年,很多人說池上是台灣最成功地方創生案例,除了基金會創辦人柯文昌的資源投入,主要是鄉親的自覺與開放,讓所有客人變家人,還有這些年參與的藝術家、文化人、企業家、媒體人,因為他們來了,回去不斷傳播池上的美好。

(工商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027002855-260410